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欒勝基教授主編的《中國農村環境管理解困叢書》由我社陸續出版發行。該叢書共7冊,目前已有3冊正式出版,《農村環境管理模擬:農戶行為的仿真分析》(楊順順著)、《農村典型燃燒源含碳物質排放及其環境風險研究》(張宜升著)和《南方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仿真》(楊順順、徐鵬、李麗麗著)。
經過20余年,欒勝基教授帶領數十位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于不同時期分赴祖國主要農村地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開展環境監測,在完成論文和各類科研報告的基礎上,進行《中國農村環境管理解困叢書》的編寫工作。該系列叢書從中國農戶生產行為的角度研究中國農村環境管理,是對中國農村環境問題研究的總結與創新。欒勝基教授認為,若該書從多個方面的討論能給讀者提供更多迸發思想火花的機會,那其刊行會更有意義。
《中國農村環境管理解困叢書》無論從科研性還是實用性上都是對目前中國農村環境研究的重要貢獻?!掇r村環境管理模擬:農戶行為的仿真分析》一書以農戶為研究單元,以模擬農戶行為入手分析政策實施對農村環境的影響,開發了整合社會學、經濟學和環境學理論及方法的多主體仿真分析平臺——MAREM(Multi-agent 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 for Rur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REM在計算機中實現了一個人工村落和數百戶虛擬農戶及其它模擬主體,通過模擬農戶對各類政策的“適應性學習”,量化表現了農戶生產、消費和從業選擇決策的全過程,有效反映了農戶決策變化并評估環境影響。該書作者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對各個要素取全國平均值,模擬了化肥稅和環境服務付費兩套政策對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的效果,并通過適應性管理的政策循環模式對環境服務付費政策進行了優化。該書克服了傳統的農戶模型在農村環境研究應用中的困難,建立了由農戶視角出發研究農村經濟和環境變動分析的方法。
《農村典型燃燒源含碳物質排放及其環境風險研究》一書選取我國農村典型燃燒源,包括生物質燃燒(秸稈和薪柴的家庭爐灶燃燒、秸稈露天焚燒等)和家庭炊事燃煤,實地調研其活動水平,開展實驗室模擬,研究了生物質燃燒和農戶燃煤含碳物質的排放特征,獲得了各類含碳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分析了影響含碳污染物質排放的主要因素。該書根據實測結果及國內外已有研究構建了本土化的排放因子庫,進而構建了珠三角地區和全國的生物質燃燒及農戶燃煤主要含碳氣體與氣溶膠的排放清單,并分析了清單的不確定性。
《南方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仿真》一書進一步完善了作者開發的MAREM模型,在提出從模擬農戶行為對政策的響應入手,分析了我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策略的新視角,以系統動力學(SD)模型作為橋梁的軟連接模型組,將MAREM模型與國際先進的流域營養鹽輸出模型(NEWS)相結合,提出MAREM-SD-NEWS的模型軟連接方案,通過設計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情景,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北江流域采用集成模型組(或其部分分析技術)對這些不同政策情景進行了案例分析。該書提出的集成模型組是一次較有突破性的嘗試,能較有效地解決宏觀、微觀模型,理論-應用模型連接中的時空尺度不匹配和參數不匹配問題。
MAREM-SD-NEWS模型聯用設計
欒勝基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專業,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農村環境問題、環境質量評價及環境規劃與管理。
該系列叢書的著作人均為致力于中國農村環境研究的青年學者。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旨在建立環境能源前沿學科,培養有能力解決環境能源問題的精英人才,開展環境友好型引領產業發展的新能源研究開發,促進人類社會環境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轉自新浪網